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

TED心得2_by蔡艾芸

TED

Eben Bayer: 蘑菇可以作為新一代的塑膠嗎?


設計師Eben Bayer使用一種全新的菌類包裝材料,用來保護脆弱的傢俱、平面顯示器、以及環境

他一開始講到我們現在最廣為使用的塑膠(合成)材料,多以發泡膠。製造這些材料相當於我們一般電腦或其他大型產品所耗的能源。塑膠材料又範圍廣泛的使用,從建築到咖啡杯大多都使用塑膠材,些材料據美國環境保護局估計,在美國,塑膠材料佔了25%的土地面積,而這些類合成材料會是千年、不被分解的垃圾,破壞了地球的呼吸循換系統。由苯乙烯、石油醚所構成的塑膠材,遍佈的範圍太廣,且是一種治癌物質,亦可發現在人體內。基於以上種種缺點,他認為我們應該使用、創造更好的材料。

他提到,依據三種原則使用他所創新的材料。首先,是有限的材料,他舉例石油製造的許多塑膠材料,但石油卻是有限的;次者,大量減少使用能源,且有效的使用能源在製造材料。最後,最重要的是製造一個材料,是能融入自然回收系統的材料。

基於以上三原則,在自然界中,蘑菇是試一種循環系統。由他的根結構菌絲體達到和許多傳統屬性的合成纖維,一起長出材料。因為菌絲是一種非比尋常的材料,它可以自行組合,所以在自然界中的廢料,例如種子外皮、木質或生物質,都可以加以轉化成幾丁質聚合物,在製造過程中可以隨意製造其外觀造型。

他們在實驗製造的過程中,他們基本上是把菌絲體當作膠水(黏著劑)使用,以至於能塑造隨意的形狀。菌絲體可結合農產品生長出的副產品(例如:稻穀)做結合,似於塑膠產業內,可做出許多不同屬性的材料,例如:絕緣、耐火、耐潮濕水氣、吸音材料等,但他絕非像石油所製成的塑膠材,無法分解。

製造的過程中,他提到原料,因為她說到,最好是地方性的材料,因為易取得也易製作,像是中國最好的地方性材料就是稻穀或棉籽穀。但這裡他以德國的棉穀穀作舉例,將棉穀清洗、調理、冷卻及加熱殺菌後,並不斷的與菌絲體接種,過程中,有機物質運作著,是一種持續的系統,最後達到塑形的效果,而非用設備合成。

他以十五秒的短片簡單讓我看到材料的變化,菌絲體的延展並使用蘊藏在種子殼中的能源,會自行混合,建造出幾丁質聚合物。在這短片中看到了原本大顆粒的材料,音訊司體在栗子周圍生長環繞,逐漸被分解成細小的纖維質。製造這些生物複合材料不僅是一種新材料的發明,也是我們再重新利用這些副農產品。

很重要的一點是,材料許自於在地的副農產品,所以不需高價購買,加上每個農產品與菌絲體能自行排列組合,達到不同效果及造型的變化,當然在製造的機具上,我們僅需要以簡單的機具就可以達成我們要的產品,無須利用大型機具開模製造,這是作者提到,也是我認為蠻重要的一個環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