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

TED心得3_by陳彥婷


這次聽的是設計大師Philippe Starck的演講,因為是法國人,所以他的英文真的讓我聽得滿吃力的,也不習慣。他設計的東西相當知名的擰汁機與牛角燈等等,因為對於他創新與獨特的設計感到好奇直接搜尋他的名子。演講並沒有述說太多關於自己的設計,而是講述一個地球與人類社會之間的演變,而他將設計納入演化的過程。

演講的一開始,不知道很謙虛還是不擅長做演說,他認為自己那個時刻站在上面演講是一個被逼迫的行為,他認為他沒什麼可以論述或探討的事情,自己的演說可能也不如前幾位的演講者。但他將整個演講詮釋的很有他的感覺,也許不會聽到很多關於設計的細節或是他的發想過程等等,但是笑聲不斷,他以另一種自己的方式去全是他對設計的了解,完全是他的風格演說,就如同他的人一樣風趣幽默,是位很有趣的設計師。

當設計牙刷時,他並不會將它設定是一把牙刷,也不會將它設定為她是一件美麗的事物。他提到一位Raymon Loewy說:「醜的物品賣不好」,認為設計是一種行銷的武器,讓製造者把物品做的更具華麗,可以有好的銷售量,對他來說這是過時、荒謬的想法,他將之稱為媚俗設計。後來,出現了自戀設計,也就是出現了像他這種人,羞愧於做那些包裝又無用的事情,他試著尋找別的方式,將設計不是為了物品而是為了結果,為了我們、使用者的利益。他不先預定它是牙刷,而是想牙刷的作用將是什麼,它在我們嘴裡的作用又是什麼,而誰又是擁有牙刷的人,使用者的生活又是什麼,有關於這個生活的社會又是什麼,創造這個社會的文明又是什麼。他也提出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差異,我們對於我們所存在的社會都有一個具體的掌握與既定的印象,這些都來自我們的故事、詩、浪漫,這些都是我們的突變與生命。他又從地球一開始的細菌到我們只是超級猴子的演變,說我們甚至是抄襲自己的生殖方式,,我會將它解讀為我們沉靜於現況而未再進步。40億年前細菌不知道會有我們,我們也就如同它們不知道未來40億年後的樣貌,而這些就是需要我們去創造去突破的,我們需要去突變,而不是甘於現在人類現有的面貌,停滯不前,覺得這就是人類最中最極限的狀態

沒有人注定是天才,我們都是參與地球的一部分,而最基本的就是我們的視覺任務,這個視覺並不是真的看見,而是一種抽象的宏觀,對於事物眼光沒有設限而是開闊的,若我們只關注於自己的每一步路而不抬頭,你不會看到前面的坑而失足;以更開闊的視野去看到別人、幫助他人,而不再只是自私的顧慮自己會不會摔倒,而他將自己放在這個位子,為別人設計好用的事物。最後,他認為我們應該繼續將眼界提高,提得越高,對社會、文明就越重要,接下來我們應該要往智慧的領域邁進,若再繼續往更高的層次邁進就是天才,如愛因斯坦、托勒密等等,他們也並非天生就是天才。在這個過程我們要做好的突變,但這個過程會有許多陷阱,如成功了會被眾人神格化,容易被過去的成功束縛,過於自負看到的又是只有自己。每天要比前一天看得更遠,這是一個演化的路線,綜觀是平坦的,但細看是由許多曲折所組成的。在來來回回的曲線(世代)有每個不同的職責,我們必須是實的揮到最原始的面貌、環境,不去想漂亮的椅子、旅館,忘掉設計甚至藝術。經過前幾個世代的人為我們墊定許多根基,現在必須由我們去創造新的事物、新的發明,而現在他正在設計,對他來說只是個微不足道的馬桶刷也是他正在做的事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