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rman Foster Jan,2007
Foster於1935年6月1日出生於英國的曼徹斯特,他是建築系出身的。Foster可說是市民場所的天才,他的熱心於技術已緊密結合一股力量,此力量助長建築去逃避傳統結果,和去重新發展建築型態。Foster的設計常常是非常前衛,後幾年也以重視環保成名。他最緊比較有名的建築案,是替北京蓋一個機場,是北京首都第三航廈,因為它的建築都是以綠建築來建造的;像是在演講中他說如果回顧他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環保,那大約是在1969年的時候;在這個機場,他還利用太陽能,而減少其它能源的消耗。航廈的外觀據說靈感是來自龍,而航廈內部的裝飾也多以中國傳統上喜氣的紅色、黃色和橘色為主,天花板更是以特殊的設計來詮釋龍身上的鱗片。
在這場演講中,Foster一直提到影響他很深的人是:巴克明斯特‧福勒;他為自己的4D樓申請了首個專利,它是一個輕型的、預製的多層公寓樓,可以由飛艇搬運到世界各地。 在搬運過程中,它會自動發光和發熱,同時還配備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。 自此以後,他的創作靈感便猶如泉湧。 然而,令他聲名鵲起的項目當屬1929年的“節能多功能房”(DYMAXIONHOUSE),它是一種由輕型鋼、硬鋁和塑料做成的房屋,內部的房間呈六邊形佈局。 這種房子的設計初衷不僅僅是供私人專用,而是可供出租的、臨時的、可運輸的房屋,類似電話公司製作的電話亭。Foster一直在向他在設計建築物時,所考量到的環保概念看齊。像Foster舉例說巴克明斯特‧福勒他在1973為一個島所做的整體設計,裡面所運用的能源是成了30年後大家都有共識的環菶能源,像是>>風力發電、風物能源,太陽能電池等等。那時他所做的是成了現在大家所要看齊的目標。Foster還提到了以城市的環保概念來講,並非越多人的城市就會消耗越多的能源,像底特律就是一個汽車很多的國家,但是跟人口比它的慕尼黑來比較,因為慕尼黑的居民大多都是以腳踏車或大眾運輸工具為主,所以它們所消耗的能量,反而比底特律少了很多;像北京現在也是因為都市化而由汽車來取代自行車,所以耗費的能源正再以可怕的速度增加。而他又提到了一個關於他以前的一個設計手稿,一個也是以綠建築為主的,可是他設計的是一會呼吸的泡泡,在他那時的草稿上寫道;現在沒有足夠的技術去完成它。但是在現在,或許就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它了!像是他所提到的,他十幾年前蓋的房子,卻在十幾年後得到了環保建築獎。 我覺得整個演講給我的感覺就是或許那時在做綠建築,大家可能不會特別去注意,但是在提倡環保的現在,卻成了炙手可熱的東西。目光放遠一點,替地球盡力,這應該是他沒講明,但是一直默默強調的東西吧!他也提到了現在的軟體進步,當要蓋建築物時,只要有軟體去協助,就可以完成那時要計算很久的東西,不像以前需要到各種場合事實驗方向或者是太陽的動向,所以建築物又多了許多與環保結合的可能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